牛達(1904-1961),原名齊恩周,又名齊文甫,山東省昌邑縣齊西村人。
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中共昌邑柳疃支部”書記。1937年9月,在黨組織的指示下,創辦《抗戰簡報》。
1937年底,去延安,進陜北公學。在大生產運動中,干勁超群,毛澤東主席見了,高興地贊他象“大牛”,遂改名“牛達”。
解放后,歷任天津財貿學院黨委副書記兼院長等職務。
——選自《昌邑縣》
設計說明
原 料:黑色和大洋紅色花崗巖整石。
設計構思:
墓的主體是安祥沉靜的寫意牛。虛實之間,既凝練了牛老伯執著、堅強、忠誠和腳踏實地的人生寫照,又延續了值得后人繼承和發揚的“牛”的精神。設計中,“牛”的神態是安祥的,奉獻一生的牛老伯,現在應該是休息的時候了,這樣的神態也更能表現出他老人家善良、坦蕩、睿智和平易近人的品格。墓的下半部分是一塊整石的自然雕刻,穩重而大氣磅礴,給人一種堅實的整體厚重感,同時也映襯和托舉了“牛”的精神,讓這種人文文化得到久遠的傳承。
設計理念:
人的一生其實就是一部情節曲折的藝術史詩,豐富多彩而具有歷史感。生前身后事,蒼茫天地間,惟精神永存。墓碑的塑造,既寄托了生者對逝者悼念的情感,又承載了一種更深地影響后人的精神。凝結一種精神,對生者來說,是最大的安慰。
此墓的設計整體是以一種紀念碑的形式表現的,脫離了傳統的方塊碑的模式,用更加藝術化、人性化和個性化的方式對牛老伯一生進行了高度濃縮與概括,既簡潔扼要又質樸透徹地為牛老伯的人生史詩畫上了一個完美的休止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