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9日,由中國殯葬協會主辦,公墓工作委員會承辦的第36期全國現代公墓建設培訓班在上海福壽園培訓中心開班啦!
本期培訓班共計有來自全國19個省(市、自治區)的84名學員參加,參加單位數達43家。該項培訓班自1999年開辦以來,累計參加單位數938家,累計學員達2334人。課程采用互動式教學,采取理論和實操相結合的模式,旨在持續推動公墓行業的現代管理水平。
升旗,展示殯葬人精神風貌
一場極具看點的升旗儀式拉開了本期培訓班的序幕。福壽園國際集團所屬上海福壽園團隊為本次培訓班的學員們精心準備了一場莊嚴的升旗和開班儀式,并特別由禮儀保安團隊展示了拳操表演,展現積極正向的精神風貌。
學員們參加升旗儀式
上海福壽園員工與培訓班學員一起參加升旗儀式
動員,專家寄語融入未來生態
中國殯葬協會專家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兼秘書長伊華作開班動員并致辭。伊華指出,全國現代公墓建設培訓班開辦十八周年了,1999年上海福壽園誕生了中國公墓業“黃埔軍校”。36輪的播種發芽,花繁葉茂,簇擁起了中國公墓的滿園春色。而這所學校的最大意義,不僅僅是知識的培養和輸送,更是一種前瞻性的思維方式,一種跨界整合的實踐方法。課程雖只有短短一周的時間,但由導師、專家、教員、學員等所形成的教育生態卻是持續甚至終身的。在當今不斷開放的市場、變化的觀念、演進的形態下,相信大家一定能從彼此相融的生態中獲得適應發展、迭代進步的能力,從而面向未來廣闊的可能和機會。
禮儀保安團隊特別準備的組合拳操展示
考察,交流探討公墓創新建設
本期培訓班特別安排學員實地參觀上海福壽園,了解現代人文紀念公園的建園理念、人文歷史、公益參與等,相互交流在現代公墓建設中的經驗和做法。結合本期培訓班主題“節地生態葬的實踐和探索”,特別安排學員重點參觀了福壽園節地生態葬園區和產品的創新及實踐成果。
學員了解遺體捐獻紀念碑公益項目
突破,解讀行業未來創新環保新趨勢
中國殯葬協會副會長兼公墓工作委員會主任王計生為本次培訓班帶來首日課程——《現代公墓建設概論》,以哲學的思考解讀殯葬,引入國內外優秀案例,打破邊界,多元啟發,探討公墓業發展新理念、新方法、新趨勢。
中國殯葬協會副會長兼公墓工作委員會主任王計生解讀殯葬的哲學和新趨勢
學員們認真聆聽專家授課
36期培訓班合影